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jzkbdfyy/
《尘暴》的资料运用与环境史研究方法
梅雪芹
#作者简介
梅雪芹,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和东亚环境史研究会理事,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、英国近现代史和环境史研究。主要著作和译作有《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》、《环境史研究叙论》、《什么是环境史》、《火之简史》、《大象的退却》等。
《尘暴: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》是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·沃斯特的代表作,年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,翌年荣获美国历史学最高奖——班克罗夫特奖。美国的许多报纸杂志也给与这部著作以高度评价,认为“沃斯特为20世纪美国的历史学贡献了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”。该书就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的生态问题所作的精辟独到的分析,以及富于情感的叙事笔触无不叫读者啧啧称赞。国内美国环境史研究的开拓者、青岛大学侯文蕙教授出于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忧虑,并“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我们这个濒临失衡的地球”,花了半年的心血翻译了该书。笔者在阅读和校对中译本的过程中,对原书作者在研究和写作中所运用的资料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印象。概括地说,社会史学者钟爱的“没有无用的资料,只有不会用的资料”的说法在《尘暴》一书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。为此,笔者试图对该书运用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,借此而谈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。
一、时人对事件的记载
按沃斯特的看法、“尘暴”造成了美洲大陆上白人的全部历史中最为严重的环境灾难,“在年代的这10年里,大平原的尘暴是一场真正的灾难”,与公元前年左右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砍伐、地中海地区植被因放牧而受到的破坏一起,而被一位关于世界粮食问题的权威人士称为“历史上最糟糕的三个人为生态灾难”。关于这一生态事件,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,如“20世纪南部大平原生活中最暗淡的时刻”、“肮脏的30年代”、“堪萨斯尘土”、“猛烈的黑色风暴”和“丑恶的幕布”等。它发生之后,旋即引起美国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