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洲镇却是个奇迹,我想不起,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,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。进到镇里,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······
——老舍《滇行短记》
苍山不墨千秋画,洱海无弦万古琴。中国传统村落喜洲古镇,是坐落在苍洱之间的白族风情第一镇。自古以来,喜洲群贤毕至,商贾云集,在老舍先生笔下,可与英国剑桥相媲美。
清代,喜洲人就沿着茶马古道开始经商,以马帮文化走出了漫漫南方丝绸之路。民国《大理县志稿》说:“至于商务思想,惟喜洲一地人物为最优胜之资格。”喜洲人有九成从事商业活动,务商思想代代相传。上世纪三十年代,是喜洲商帮发展的高峰,出现了董家锡庆祥、严家永昌祥、杨家鸿兴源、尹家复春和四大家以及成昌号、复顺和、光明号等八中家、十二小家为主的商号家及行商余家的商业集团。
社会经济的繁荣催生了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极大繁荣。喜洲白族建筑雕梁画栋、斗拱重叠、翘角飞檐、门楼、照壁、山墙华彩绚烂、巧夺天工,现存传统民居古建多院,建筑年代跨越了明、清和民国各时期。“喜洲白族建筑群”于年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白族商业巨子——严子珍严子珍(-),字镇圭,晚号苍逸老人,著名的白族爱国主义实业家。
▲图片来源:严家大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