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满全场的主力,二战英国57毫米6磅反坦

6磅反坦克炮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是英国陆军的主力反坦克武器。它的设计初衷,旨在弥补2磅反坦克炮火力上的欠缺。在北非战场上,它首次亮相便迅速崭露头角,成为英国军队不可或缺的反坦克利器,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,通过持续的弹药升级,始终保持着高效的作战能力。

北非战场上的6磅反坦炮

二战爆发时,英国陆军装备的主力武器是2磅反坦克炮,其40毫米的口径足以应对战争初期的德国薄皮坦克。不过英国军方未雨绸缪,很早便开始研发穿甲能力更强的6磅反坦克炮,以应对未来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更强大对手。

40毫米2磅反坦克炮

6磅炮的炮身设计于年完成,但炮架的研发进度相对滞后,直至年才得以完成。当时,英国军队武器装备因为敦刻尔克大撤退而损失惨重,迅速武装这些赤手空拳从法国逃回来的士兵成为了重中之重。由于新设计的6磅炮需要消耗的生产原料是2磅炮的6倍,因此其生产进度被迫推迟至年11月,直到次年5月才正式投入部队使用。

从法国撤回的英军丢失了绝大部分重型装备

这款火炮的口径为57毫米,身管采用50倍口径,战斗全重公斤。其早期的量产型号MKII因生产条件限制,也就是车床数量不足,采用了较短的43倍口径。MKIII型则是专为坦克炮设计的版本,而MKVI型则恢复了50倍口径,并配备了炮口制退器,进一步减小后坐力,从而提升了射击稳定性。

43倍口径的6磅炮

劳埃德牵引车拖拽6磅炮,这是一门50倍口径火炮

火炮采用垂直滑动炮闩,射速15发每分,炮班人数为6人。采用开脚式炮架,左右射界各45度,俯仰角-5度到15度,整个炮架设计的相当低矮,非常利于隐蔽作战。炮架在展开和收拢时都可以进行射击。射界的左右调整不是采用手轮,而是通过炮手推拉炮尾来实现的,这样可以更加灵活自由的调整射界。

6磅炮的炮闩

作战中的6磅反坦克炮

在弹药方面,6磅炮最初使用的穿甲弹重2.86千克,使用43倍口径身管发射时,炮口初速可达米每秒;而使用50倍口径身管时,炮口初速提升至米每秒。在米距离上,它能击穿90毫米垂直装甲,米距离上则能击穿70毫米装甲。

50倍口径的6磅炮

年1月,一种新型的风帽被帽穿甲弹(APCBC)投入使用。这种重达3.23千克的炮弹,在50倍口径身管发射时,炮口初速达到米每秒,远距离穿甲性能显著提升,米距离上能击穿78毫米垂直钢装甲。

6磅炮和他使用的炮弹

上述这些炮弹,可以在中远距离上,有效击穿德军装备的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。但是在面对虎式和黑豹等坦克时,就略显吃力,只有从侧面,才能威胁到它们。从年起,6磅炮开始配备一种穿甲能力更强的脱壳穿甲弹(APDS)。

6磅炮配备的APDS脱壳穿甲弹

这种炮弹重1.42千克,在使用MKVI型的50倍口径身管发射时,炮口初速达到了惊人的1,米每秒。APDS在米距离上,可以击穿毫米钢装甲,米距离上可以击穿毫米装甲。即使面对德国的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的正面装甲,也具备了一战之力。

虎式坦克登场,给盟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

在英军中,6磅炮最初主要部署于步兵师和装甲师的反坦克炮团中,每个团下辖4个炮兵连,每个连装备12门火炮。战争后期,随着德军坦克威胁的加剧,6磅炮也被广泛装备到步兵营的反坦克炮排中,每个营配备6门火炮。

战场上6磅炮,这门炮采用了50倍口径身管

年5月,在北非战场上,6磅炮首次投入实战。当时德军尚未将虎式坦克投入该战场,因此6磅炮能够有效击毁德军的所有坦克。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哨站狙击战中,英国第一装甲师下属的一个摩步营在16门反坦克炮的支援下,成功击毁了50多辆轴心国坦克装甲车辆,其中包括21辆德军坦克和11辆意大利坦克。

战场上被击毁的德国坦克

北非战场上的6磅炮

随着德军将虎式坦克投入北非战场,6磅炮迎来了真正的挑战。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达到毫米,6磅炮难以从正面击穿其装甲,只能从侧面和后部进行攻击。尽管如此,虎式坦克在北非战场上的首批损失仍然要归功于6磅炮的战果。

随着APDS弹药的装备,6磅炮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然而,此时北非战役已经结束。年6月,诺曼底登陆战役中,配备APDS的6磅反坦克炮终于能够有效应对德军的虎式和黑豹坦克。

由于英国产能不足,美国从年初开始帮助英国生产6磅炮。由于美国拥有足够的车床产能,这些火炮从一开始便采用了50倍口径。当时美国陆军的主力反坦克炮是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,尽管军械委员会认为需要更强大的反坦克火力,但美军认为57毫米反坦克炮过重,难以随步兵机动,因此拒绝装备。

美军装备的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,十分轻便

随后在北非战场上,美军在遭遇德军坦克的猛烈打击后,深刻认识到自己的37毫米炮火力严重不足,因此开始主动请求更换为更强大的57毫米炮。美军装备的6磅炮被命名为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。在步兵师中,这些火炮主要由道奇WC-62/WC-×61?吨卡车牵引,而在装甲师中则使用M3半履带车作为牵引车。

半履带车牵引的M1型反坦克炮

每个美军步兵团下属的反坦克连中,装备了9门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,步兵营的反坦克排则额外配备三门。到了诺曼底登陆时,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已经成为了美国陆军的标准装备。空降兵部队则因其重量过大,无法使用滑翔机运输而拒绝装备。同时期的太平洋战场上,由于敌方装甲力量相对薄弱,美军仍继续使用37毫米反坦克炮。

使用M1反坦克炮作战的美军

在同时期,6磅炮还被安装在坦克上作为主炮使用。作为坦克炮的6磅炮主要有两个型号,分别是43倍口径的MKIII和50倍口径的MKV。它们最早被安装在丘吉尔三型步兵坦克上投入战斗,其他装备6磅炮的坦克还包括十字军巡洋坦克、克伦威尔巡洋坦克等。

装备6磅炮的十字军坦克

此外,6磅炮还有一种改型,同时装备于英国海军的炮艇和空军的飞机上。这种改型被称为莫林斯炮,它是6磅炮的自动化改进版本。当炮弹发射时,在自动机的作用下,会自动退出弹壳并重新装填一发炮弹,从而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射速。

莫林斯炮

海军版的莫林斯炮采用43倍口径的6磅炮,装弹机中备有6发炮弹,旁边的弹药架上还有额外的12发,方便士兵随时为装弹机补充弹药。火炮的射速约为每分钟40发。在发射前,炮膛中会预先装填一发炮弹,作战中,当弹药架上的炮弹发射完,炮膛中是最后一发炮弹时,火炮会自动锁住以避免手动上膛。这种火炮主要安装海军的小型炮艇上,用来保护己方船只不受对手鱼雷艇的威胁。

海军炮艇上的莫林斯炮

空军版的莫林斯炮则采用50倍口径,主要安装在蚊式战斗轰炸机上。这款火炮为全自动设计,射速约为每分钟55发,装弹机中携带21发炮弹。最初设计用于对地反坦克作战,但后来主要被用于反潜作战。装备了莫林斯炮的蚊式战斗轰炸机总数仅有30架左右,它们在战斗中成功击沉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。

蚊式战斗轰炸机与莫林斯炮

二战中后期,虽然英军装备了威力更为强大的17磅炮,但由于其重量过大,而换装APDS弹药的6磅炮穿甲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。因此,6磅炮一直被英军作为主力反坦克炮使用,直到战争结束。直到战后的年,它才最终被17磅炮所取代。

6磅炮的性能参数:

口径:57mm

身管长:2.54m(43倍口径),2.82米(50倍口径)

宽1.8米,高:1.28米

炮口初速:普通穿甲弹,米每秒(43倍口径),米每秒(50倍口径)

战斗全重:1千克(43倍口径),(50倍口径)

俯仰角:-5°到+15°

左右射界:左右各45度

最大射速:每分钟15发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aoqif.com/dqjs/1296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